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,传承并弘扬戍边文化,7月15日,长安大学“道通边疆·籽聚同心”社会实践队来到裕民县小白杨哨所、巴什拜纪念馆等地,通过实地走访,追寻先辈足迹,感悟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、艰苦创业、开拓进取”的兵团精神。
在“小白杨歌曲”诞生地,中哈边界重要边防站,实践队员参观小白杨哨所展馆。馆内,发电机、老式电话、农耕用品等各式老物件诉说着一代代“白杨人”屯垦戍边,忠诚奉献的光荣往昔,诠释着“扎根边防,蓬勃向上”的小白杨精神。馆外,上世纪锡伯族战士种下的白杨树在祖国边陲茁壮成长,见证了祖国从骑马徒步,到乘车、乘雪橇,再到无人机协同的戍边科技力量的进步;更见证了来自各地、各民族战士们在巴尔鲁克山脚共守祖国疆土的动人事迹。
实践队员于小白杨哨所合影
实践队员于小白杨哨所合影
展开剩余48%随后,实践队来到巴什拜纪念馆。实践队师生通过一幅幅历史照片、一件件生活实物,深入了解哈萨克族爱国人士巴什拜·乔拉克的生平事迹。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变卖家产支援前线,新中国成立后又带领牧民修路架桥、发展生产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休戚与共、荣辱与共”的民族情怀。
实践队员参观巴什拜纪念馆
合影
团结是国家兴盛之基,爱国是民族奋进之魂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,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、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。巴尔鲁克山下先辈的奋斗足迹共同昭示:各民族同心同德、共筑家国,才会汇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!
供稿:涂尹豪、方叶阳
供图:涂尹豪、贾则楠
发布于:河南省配资投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